<form id="fvbln"></form>

<address id="fvbln"></address>

<address id="fvbln"></address>
      <address id="fvbln"></address>

      <span id="fvbln"><nobr id="fvbln"><meter id="fvbln"></meter></nobr></span>

      <em id="fvbln"><form id="fvbln"><nobr id="fvbln"></nobr></form></em>

      <address id="fvbln"><listing id="fvbln"><listing id="fvbln"></listing></listing></address>
      <address id="fvbln"></address>
      服務熱線: 400-110-9145 周一到周五,8:30-17:30

      昆明開鎖匠將持證上崗 開鎖服務記錄留存12個月

         日期:2014-08-17     來源:春城晚報    瀏覽:748    評論:0    
      核心提示:“開鎖……”在很多小區門口,甚至是單元樓內的地面上、墻壁上到處都貼著這樣的牛皮癬小廣告。為了方便,有市民也曾一個電話就喊來了開鎖匠,不看證件,不查身份,付錢就能開鎖。雖然解了一時之困境,但給人留下不安全感。為加強昆明市開鎖服務業治安管理,規范經營秩序,打擊利用開鎖技術實施違法犯罪行為,昨日,昆明市公安局治安支隊召開了《昆明市開鎖服務業治安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聽證會。聽證會上,昆明市鎖業協會會長鮑克云表示,今后還將推微信查驗鎖匠身份。

      開鎖匠將統一佩戴開鎖服務卡

      新修訂的《昆明市特種行業和公共場所治安管理條例》已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并將開鎖服務行業納入特種行業實施許可管理。為對昆明市開鎖服務業進一步規范,昆明市公安局擬定了《昆明市開鎖服務業治安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辦法》規定了開鎖技術從業人員準入制度,利用開鎖技術實施過違法犯罪活動受過行政、刑事處罰的人員不得從事開鎖經營工作,并要求公安機關應嚴格開鎖技術從業人員準入審核,審核開鎖技術從業人員有無違法犯罪情況,利用“從業人員信息核查平臺”,對開鎖技術從業人員信息進行全面采集。并對昆明市鎖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加強指導,由協會引導開鎖服務業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規范服務流程和提升社會誠信度。協會還應按“統一培訓、統一標識、統一模式”的要求,統一組織開鎖技術從業人員進行培訓,對合格人員頒發培訓合格證和開鎖服務卡。統一佩戴開鎖服務卡,卡上要標明開鎖技術從業人員的照片、姓名、開鎖服務企業名稱等信息和統一編碼。

      為機動車開鎖須第三方在場

      《辦法》還明確了開鎖服務業經營規范。經營開鎖服務業,需取得經營所在地縣級公安機關核發的《特種行業治安許可證》,申領《特種行業治安許可證》,應提供包括開鎖設備工具清單及照片、從業者無利用開鎖技術實施違法犯罪活動受處罰的證明等書面材料。

       同時,《辦法》還對行業協會相關職能職責予以了明確。開鎖技術人員在承接開鎖業務時,應當確認委托人擁有閉鎖物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不能確認的不得提供服務,發現有違法犯罪嫌疑的,應及時向公安機關報告。開鎖技術人員在提供開鎖服務時,應當向委托開鎖人出示本人居民身份證和開鎖服務卡,并如實填寫《開鎖服務記錄單》(一式三聯),由委托開鎖人、開鎖技術人員分別簽名、注明聯系方式,簽字后分別交委托開鎖人、開鎖服務企業、協會留存備查,留存期不少于12個月。

      另外,為機動車或者保密、金融等重要部門提供開鎖服務的,必須有第三方見證人在場,對委托人的身份和財產信息應當予以保密,也不得出售、出借專用開鎖工具。

       代表聲音:證件應設有效期和年檢

      “萬一不法分子利用這一漏洞,入室盜竊咋辦?”不少市民對開鎖業憂心忡忡。對此,云南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高崇慧表示,她也遭遇過鑰匙丟失、進不了辦公室的困境,幸好工作人員一個電話就叫來了開鎖匠,100元就把鎖打開。但從此她就產生不安全感,因為在開鎖的10多分鐘里,開鎖匠從未對她的身份做過任何核實和詢問就將鎖打開了。

      高崇慧對《辦法》也提出了幾個意見,她建議《辦法》還應該明確開鎖這一特種行業的許可證、服務卡等該由誰頒發,是否有有效期及年檢考核。另外,從業人員拿到開鎖服務卡后,若不再從事此項服務,而營業執照一旦發生變更停業后該怎么管理,這些內容需要進一步完善。

      代表魏建軍表示,審核應該再具體細化一些。他認為,受到過任何刑事犯罪處罰的人都應禁入開鎖行業。

      200余家開鎖公司脫離監管

      昆明市鎖業協會會長鮑克云表示,目前昆明市有近80家開鎖公司到公安部門備過案,還有200多家脫離行業組織監管。鮑克云說,開鎖技術的泄露將對社會造成很大安全隱患。鎖匠亂收徒,網絡流傳著的開鎖技術,被一些修單車、配鑰匙的流動攤主掌握后,也“兼職”開鎖服務,這些人群很難監管。鮑克云表示,目前行業協會正與警方聯動,共同打造關于開鎖行業自律的微信公眾平臺,避免不法人群濫竽充數從事違法活動。“只要市民掃描工作證上的二維碼,即可獲悉該人員是否為從業人員。”鮑克云說,之前公安機關并未對流動攤販進行監管,并不排除有些不法人員混進小區后因熟悉地形和環境從事違法犯罪活動。此舉若實現,也將會對這一違法行為產生震懾作用。

      走訪市場:非正規開鎖公司 只要給錢就能開

      按照規定,開鎖公司必須在公安機關備案,開鎖前要求戶主出示相關的身份證明。在實際操作中,情況如何呢?記者分別從警方、網絡和小廣告上聯系上多名鎖匠,其中只有警方提供的開鎖公司從業人員要求出示證件,其余的鎖匠均稱無所謂。

       記者通過110咨詢到一家開鎖公司的電話,這家開鎖公司的工作人員在電話中告訴記者,開鎖必須要有有效證件。另外,還要在110聯動開鎖登記表上登記姓名、電話、身份證號等信息。當記者表示,自己出門急,沒有帶任何證件后,這家開鎖公司的工作人員表示,沒有帶證件就不能為其進行開鎖服務。

      隨后,記者又通過網絡和居民樓道中張貼的小廣告上聯系到了4家開鎖公司。電話接通后,對方只是詢問了是什么門,就直接向記者報價150元到300元不等,當記者表示,自己沒有任何證件時,對方均表示,沒有關系。其中一人還開玩笑道:“相信你也不會請人開鎖去偷東西吧。”

      隨后,記者又走訪了5家配鑰匙的攤點,其中3家表示,警方管理嚴,不敢去從事開鎖服務。其中一家表示,如果有證件最好,但如果沒有證件,只要小區的人認識也能幫忙開鎖,不過要多收50元的服務費。

      記者 何瑾 王磊 實習生 楊培培 春城晚報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掃描登錄手機版!

      關注微信平臺!